时间:2015-12-22 来源:原声录音棚 编辑:简丹 阅读数:2096 长春原声录音棚 配音 歌曲录制 设备 软件 耳机 话放 音箱 录音系统
传承悠久历史
Papworth来自英国,成立于1991年,不过这部M200管机的推出必须远溯到1970年代。当时英国有一个音响品牌叫做Michaelson and Austin,在1970年代推出了一些真空管放大器,其中的TVA 10综扩与M200后级委由Tim de Paravicini所设计。但不久后Michaelson and Austin破产,公司卖给Mentmore,而Michaelson则又创立了Musical Fidelity。后来Mentmore的全部设备与产品又被位在剑桥的Papworth Hospital NHS Foundation Trust(英国一家国民健康保险信托基金医院)收购,并改名为Papworth Audio Technology,Papworth管机于焉推出。
前面这一段公司缘起,落落长写了一堆,有很重要吗?Michaelson and Austin这家公司又有什么厉害呢?其实不太重要,因为重点是在于管机设计者Tim de Paravicini。他是谁?原来他就是EAR的创立者。
对于一些资深管迷而言,EAR的管机与唱头放大器可是会让他们眼睛发亮的好东西,尤其是EAR 834P唱头放大器更是许多黑胶迷晓意欲收藏的超值铭机,至今仍在持续生产中。Tim de Paravicini之所以受到重视,不只因为他会设计管机,而是他的设计涉猎广泛,从管机、晶体放大器、麦克风、盘带机、黑胶刻片机等,横跨家用与专业市场。
在1970年代,Tim de Paravicini有4年时间在日本Lux担任首席放大器设计师,并结识其妻;后来回到英国,创立EAR Yoshino;1980年代,他替Island唱片公司设计并制作了他的*套唱片刻片系统,也为Musical Fidelity设计了非常成功的A1综合放大器,其独特的面板下缘往内缩的外型,仍能唤起许多音响迷的记忆;到了1990年代,他又为Studer与Ampex重建了超高品质的mastering系统,后来EAR Yoshino也推出了黑胶、CD唱盘、音箱等产品,同时也替Quad设计出QC24P唱放与II/80放大器。总而言之,Tim de Paravicini可说是个天才级的人物。
无惧阻抗复杂的音箱
之前提到,M200是Tim de Paravicini早在1970年代就帮Michaelson and Austin设计出的产品,后来历经Mentmore再到1991年成立至今的Papworth,M200有什么变化吗?我上网搜寻了一下Michaelson and Austin M200的照片,再和Papworth M200比较,我发现除了输出、入端子与开关的位置不同之外,造型几乎没什么改变,仍维持着当年的机体结构,当然整个机壳的作工质感与金属加工品质漂亮多了。其实这不让人意外,因为多年来真空管本身并无改变,新管推出也很少见,常被使用的真空管就那几种,放大器的放大电路也没什么大的变化,许多经典管机的电路仍被现代管机沿用,甚至有些老铭机仍推出复刻版产品,维持“原汁原味”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不过M200总有些独到设计吧?没错,M200使用了一种称之为麦金塔线路(McIntosh Circuit)的设计,让M200具有更优异的放大器匹配能力。据Papworth网站表示,放大器的特性容易受到回授电路的影响,而掩盖了放大器本身的特性,有许多管机会从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取得回授,藉以维持电路的稳定,但此回授容易被音箱阻抗变化而影响,音箱的阻抗变化越复杂,回授也会变得更复杂。这是放大器不易驱动阻抗变化复杂音箱的主要原因。
在麦金塔线路中没有任何回授来自输出变压器次级绕阻,因此不会受到音箱阻抗变化的影响。所有Papworth放大器都配备了麦金塔线路,因此无论是阻抗复杂还是低效率音箱,都能有不错的匹配效果。至于麦金塔线路和McIntosh管机有关吗?从Papworth网站上的叙述看起来应该是无关,只是刚好名为麦金塔线路而已。
一律采用手工打造
为了保留传统英国风味,Papworth放大器一律采用手工打造,都在靠近剑桥的Newmarket的厂房生产,而且坚持所有元件都在英国制造,100%英国原味绝不走钟。另外Papworth还强调他们的放大器每一台都由单一技师负责组装,以表示对品质的重视。
M200的外观设计非常简洁,虽是早就定下来的造型,但以现在的眼光观之仍不觉老旧,也难怪Papworth从未想过更改造型。M200的机箱与变压器外壳都以厚度为2mm的不锈钢板制成,再经过繁复细腻的手工打磨,看起来质感不俗。面板左侧的金属铭板以纯金镀金再镭射蚀刻出品牌名称与型号,让整体质感再上层楼。
M200后级为单声道机种,每声道使用8支EL34功率管做推挽输出,可产生200瓦功率。数据规格颇为优异,具有10Hz-30kHz/±0.2dB频率响应,以及-95dB的讯噪比,可见设计功力确实不凡。M200机身上另一个亮点则是4颗黑色罐身印上金字的英国BHC Aerovox电解电容,规格1,200uF/300V。BHC是英国老字号电容名厂,其早期产品可说是逸品。这台M200上头所用的BHC电容序号是9907,应是1999年第7周所生产,而不是现代环保制程的新品电容,光是这4颗电容便价值不斐!
而除了M200之外,Papworth目前还有M100与M300两部单声道真空管后级,M100每声道4支EL34管推挽输出,具100瓦功率,M300则是每声道8支KT88管推挽输出,功率高达300瓦。如果这些瓦数对你而言都太高,Papworth还有小瓦数的真空管综合放大器,例如TVA8综扩每声道2支EL34单端并联,可输出纯A类15瓦功率;另外一部TVA10i的外型与TVA8相同,但EL34管改成AB类推挽,功率增加为55瓦,亦大幅增加了搭配弹性。
具备优异的驱动力
试听过程在台北内湖的婕韵音响进行。当天搭配的器材颇为惊人,包括Weiss Jason转盘、Wadia 931/921三件式数模转换器、Kondo M1000MKII真空管前级,音箱则是Egglestonworks Andra III,整套系统当中还用上一对Siltech Tripple Crown RCA讯号线。还没算上M200,光是搭配的器材与线材就要价近8位数字,这样“不对称”的组合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呢?
Papworth M200
一开始婕韵蓝老板先播了几张有大动态与沉重打击乐的CD给我听,Andra III落地音箱在M200的驱使下显得十分有精神,不仅鼓点的位置、定位精准清晰,冲击力沉着有劲,速度感恰到好处,而且音像的形体感厚实有质量,显见M200驾驭得相当轻松。
M200在中频部分有较多着墨,让各种音乐只会变得更好听,几乎不会有负面的状况。以2015年高雄音响展纪念CD为例,第1轨“小凑恋歌”中的《勿忘影中人》并不凸显女歌者朱万花的唇齿音与气声的成分,吉他右手勾拨、左手滑动摩擦琴弦的质地较为润泽,减少了毛躁感,让整体音质显得更为柔顺、温婉、亲切,可增添了恬适的气氛。第2轨交响诗“天方夜谭”第三乐章《年轻的王子与公主》的弦乐带有甜滋滋的黏稠感与适度光泽,质地流畅滑顺,木头味清甜适中,恬淡宜人。
一切都在掌握中
接着播放波哥雷利奇钢琴独奏《展览会之画》,可以感受到他加诸在琴键上的力道很有重量感,弱音与强奏时的落差具有很明白的分别,表示M200的大功率能均衡表现出应有的灵巧与沉稳。*棒的莫过于音场中的钢琴具有拟真的感觉。并不是因为规模感特别大,展示出钢琴的横跨距离,而是M200能够把不同频段音域的规模感正确地表现出来,而让钢琴有正确的形体感,听起钢琴独奏时自然觉得逼真。
虽然M200功率不小,但并不是强调权威感、冲击力、夸张动态的类型,波哥雷利奇的演奏也不是,但M200能确实展现出他演奏时营造的起伏与情绪张力,那就足够了。
接着播放李宗盛夺得的25届金曲奖*佳年度歌曲奖项的《山丘》,我发现李宗盛的歌声中多了一些英伦绅士的优雅风度,使得时不我予的感叹略减,而增加了些许豁然贯通的自得。或许这不是我们常听到的粗旷李宗盛,却是另一番风味与感受。
Papworth M200
聆听M200*棒的享受还是莫过于大编制的音乐,要不然我播放上原彩子的柴可夫斯基*号钢琴协奏曲时,不会这么的欲罢不能,因为M200把从讯源一路传过来的资讯线性放大,自在地驱使音箱单体输出庞大能量,也就是乐曲中的起伏与对比,一并驱策着我的听觉感官,随着音压而堆高或落下。如果在这当下,声部的结构乱了、音场的层次混杂了,或是音量造成压力了、速度不一致了,那么我的听觉感官也会大受影响,音乐性大打折扣,感受也就没这么美了。M200会让这样的情况出现吗?当然不会,它轻松地演绎,如常地展现,如同沉着的绅士般,彷佛一切都在掌握中。
Papworth M200
器材规格 Papworth M200
型式:真空管单声道后级放大器
输出功率:200瓦RMS
使用真空管:12BH7×1,ECC83×2,EL34×8
频率响应:10Hz–30kHz/±0.2dB
讯噪比:-95dB
输入灵敏度:650 mV
尺寸:460×195×280mm(W×H×D)
重量:33 kg